
水為萬物之本,人體約有70%為水,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但許多人對水的認知只停留在純凈水、礦泉水、天然水這幾類上,但從本質來說,這幾種水都屬于氘值含量正常的普通水。它們都無法從根本上幫助促進身體健康,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。而低氘水則可以起到改善機體基礎代謝水平,延緩衰老,防治慢性疾病,乃至預防癌癥——這些都是經過國內外無數科學家實驗研究得出的結論。低氘水以其特殊性質,對人體起到了難以估量的健康作用。為什么同樣是水,只有低氘水會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?讓我們從氘說起。
氘
1931年,氘元素(D)被發現。國內外許多科學家對氘進行了許多實驗與研究,才把氘的真面目揭露。
氘是氫的同位素,比氫多了一個中子,是氫的兩倍重。氘主要以半重水(HDO)、重水(D2O)的形式存在于水中。
自然界中沒有純粹的只有H2O組成的水,地球上的所有自然水體中含有氘,包括我們日常飲用的純凈水、天然水、礦泉水,其氘值都在自然水體的正常范圍內,濃度約在130-150PPM之間。
而生物體內的氘含量主要由蒸發的海水中的氘含量決定,海水經過大氣循環后以雨雪等降水形式返回地球表面。降水中的氘含量從赤道到北極和南極、從海洋到內陸以及隨著海拔升高逐漸降低。這是由三種水分子之間的蒸氣壓不同而形成的。
所以在遠離赤道、海洋及海拔較高的區域,其水源的氘含量就會相對較低。氘含量低于自然水平的水則被稱為低氘水(DDW)。
人體內,氘的濃度是鈣的6倍、鎂的10倍、鉀的3倍。它同許多微量元素一樣,看起來微不足道,卻對人體至關重要。
氘的主要作用為調節細胞分裂。研究表明,細胞分裂信號之一是氘水平相對于氫水平的暫時升高(氘/氫比值升高)。而細胞的“動力工廠"線粒體
人體70%都是水,氫鍵又是DNA的基本化學鍵,幾乎參與了生命體內所有的反應和構成,氘作為氫的同位素,正是以這樣潛在的方式影響著人類DNA的遺傳和復制。
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王飛騰表示,氘含量達到一定值時,會在體內和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結合,例如能置換氫原子,在DNA螺旋結構中產生附加的應力,DNA螺旋排列的混亂,甚至重新合成,出現基因突變。
腫瘤細胞的一個共同特點是線粒體功能障礙。
癌癥患者若攝入平均氘濃度的普通水,氘/氫比值易升高,進而促使細胞分裂。因為線粒體無法降低細胞中的氘水平,這些變化導致細胞更頻繁地進行細胞分裂,這樣細胞就會失去控制。
在經過多次體外實驗及臨床試驗后,研究結果顯示,飲用低氘水會降低每個身體細胞的氘濃度,從而彌補線粒體功能損失,通過降低氘/氫比值,破壞腫瘤細胞的調節系統,從而導致腫瘤細胞凋亡。
1990年,匈牙利分子生物學家嘉伯·索姆利艾基于氘的調節細胞分裂作用,將低氘水應用在腫瘤治療中,經過科學實驗和臨床應用證明,低氘水對于臨床治療具有一定的作用。他表示,低氘療法可以使腫瘤細胞增殖受到限制,并誘發腫瘤細胞凋亡,根據以往所取得的研究成果,我們能得出,最好有效的使用低氘水來防治腫瘤的一些應用方法,而且這是一種無害的防治方法。
隨著低氘水研究在國際上開展,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以及研究成果不斷出現,低氘水的有效性得到證實。飲用低氘水和維持低氘生活有助于減少細胞突變數量,從而保持健康,預防癌癥。
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彼得·阿格雷的獲獎演說中提到:“水被認為是‘生命的溶劑’。因為我們身體的70%是水。"
現代醫學認為除了外傷和傳染病,所有疾病都是人體新陳代謝紊亂導致的。水是新陳代謝的必要物質,新陳代謝就是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過程,也是各種細胞更新的過程。
199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研究結果表明:“只有小分子團簇水才能通過2納米的人體細胞離子通道,進入細胞核和DNA,活化細胞酶組織,激發生命活力,而其他自來水、純凈水都無法通過離子通道進入細胞內。"
而低氘水因其獨特的低氘特性,分子團比普通水小50%,屬于小分子團水,所以它能順利通過細胞膜水分子蛋白通道,比普通水更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。
低氘水分子團的運動速度快,擁有強的滲透力、擴散力、乳化力、洗凈力,能有效提高生物細胞活性,快速促進人體微循環,把養分帶到各個器官,將身體積存的脂肪、膽固醇以及細胞內的酸性毒素充分溶解排出體外,使得血紅細胞粘連度降低,可深入組織、細胞間隙,清除沉積物,改善各系統血液循環功能,從而預防和治療多種慢性疾病,還能延緩細胞老化。
根據連璐、叢峰松、蔡東聯等人發表在《醫學研究雜志》上的《低氘水對小鼠免疫調節作用的研究》,論文表示,低氘水對小鼠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增強作用。羅馬尼亞科學家Haulica等人的研究也表明:低氘水具有抗氧化能力。在低氘水環境中,人類大腦和肝臟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顯著提高。
因此,低氘水對人體的健康作用是難以估量的。

微信公眾號

移動端瀏覽